“平日里一个人在家很无聊,现在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这么多公益兴趣班,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学到了不少技能。”近日下午,玉海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一位老人说。当天,该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了越剧兴趣班,邀请外来培训人员教老人越剧,2个多小时里吸引了上百位老人参加。
该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吴李斌介绍,中心共两层,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自6月投入运营以来,经常举办兴趣班,有旗袍秀、越剧、诗词歌赋会等,为老人提供不同的文娱活动,在“老有所养”同时,实现“老有所乐”。
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增速快、高龄化、空间分布不均、空巢化等趋势。养老问题不只是民生问题,更是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基于此,我市大力革新,深入探索新时代养老服务新途径。我市深化社会力量办养老改革,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管理模式,推动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改革。
今年,我市在完成温州任务建成6家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基础上,自我加压,增加建设2家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其中,云周、玉海养老服务中心已分别于5月和6月投入运营,锦湖养老服务中心进入后期装修阶段,东山、汀田、莘塍、芳庄和北麂的都已进场施工。
“加上今年的8家,我市已实现23个乡镇(街道)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社会事务科科长郑方芳说,这些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全部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兼具提供日间照料、生活照料、托养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功能,切实为广大老年人生活增添幸福感、获得感。
除了实现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全覆盖外,我市还推动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好用好“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瑞安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努力突破养老服务瓶颈,实现“老有所养”。
不仅是养老服务引入社会力量,记者从市委改革办了解到,在十大改革之推进社会事业领域集成改革方面,我市还从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方面“下苦功”,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管理和建设,提升打造一批特色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完善夜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加快百姓健身房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星级认定、管理办法等制度;深化社会力量办教育改革,完善修订星级评定指标,探索星级评定“微调”实施办法;开展县(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试点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