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市民向叶伟东委员工作室咨询了农村老家宅基地建房政策以及自家山地种植果树的补贴政策。不到半天,该市民就收到了回复。“你好,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程序较复杂,我下载了相关文件,请先仔细阅读,因这方面专业性较强,建议到审批窗口咨询下土地部门。第二个问题,我咨询了农林部门经办人,根据文件规定……”叶伟东的回复十分详尽易懂,该市民不禁直呼:“这个平台太方便了,委员们的回复快速、详细,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打开市政协委员微工作室首页,可以看见已开设的19个政协委员微工作室。“莘塍东新工业区有人经常在夜间将废油往河里倾倒,请有关部门管理下。”“谷丙转氨酶比正常值高一倍,该如何治疗?”“企业没给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每天,群众反映或咨询的问题,会像信件一样,分门别类地“投递”到各个委员的工作室窗口中。王安国委员工作室擅长中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咨询,陈纯白委员工作室擅长医学科普知识及健康咨询,郑涛委员工作室擅长环保审批、环境污染防治等咨询……即使群众一时不知自己的问题该向哪位委员咨询,打开每个委员微工作室窗口,就有该委员本职工作、社会职务、擅长类型等详细的介绍,一目了然。
据了解,我市于2012年起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目前共保留了7个委员实体工作室。为适应群众新的沟通需求,于2018年8月上线市政协委员微工作室,通过微信号搭建政协民情互动微平台。群众在平台选择了相应委员工作室后,点击“去咨询”按钮,可进入咨询界面。在咨询界面,群众可以详细描述问题,还可以上传3张以内的图片,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再点击“提交”按钮即可。政协委员收到群众提问的通知后,及时答疑解惑。目前,委员们已解答了上万个专业咨询,并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市政协设立微工作室,是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形式,也是适应政协工作重心下移的需要。微工作室以政协委员为主体,同时依托所在界别、党派等优势,接受咨询,收集社情民意,服务群众。”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微工作室虽然微小,这个“微”字,却大有文章。第一个是“微信”的“微”,是市政协为了服务社会、走进群众所开通的服务专号,主要依托微信平台。第二个是微小的“微”,是市政协委员为民履职、施展才能的一个小平台,无须另设办公室,让群众一次都不用跑,实现即时对话。第三个是微建议的“微”,政协委员与群众直接对话、收集社情民意并形成微建议提交市委市政府以供决策参考,建议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500字。
“微工作室”的生命力在于“及时互动”,成为一个全年不“打烊”的服务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反映社情民意,咨询问题更加便捷,得到回复更加及时。目前微工作室已经形成了“委员快速回复+后台在线跟踪”机制。群众的大部分咨询都能够在当天得到专业答复,对于长时间没有得到答复或者超出政协委员专业范围的“难题”,就由专职工作人员定点梳理、定向咨询,然后再做反馈,做到件件有答复、件件快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