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功能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瑞安市2020年数字经济培育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23日
瑞安市2020年数字经济培育发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现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坚持数字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努力打造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125亿元,增速力争达到15%,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405亿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争取进入全省前30位。
二、重点任务
(一)数字产业优化升级。
1.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平台。以浙南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滨海科创园为数字经济主阵地,打造汽车电子产业基地,重点布局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安全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车载电子等系列汽车电子产品;提升发展特色装备,优先发展装备电子、激光控制、机器人等产业,引导食品机械、药品机械、建筑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传统机械行业逐步向智能制造、电子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1个以上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塘下新区、滨海新区、经济开发区)
2.培育数字经济引领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实施关键技术攻关行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产品研发,提高新产品产值率,加快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数字企业。鼓励优质数字经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通过股改、挂牌和上市等措施,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力。按照“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科技型数字企业培育发展机制,形成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发展生态,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隐形冠军”。力争2020年培育5家数字经济重点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3.引培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结合前沿数字科技和产业转移现状,瞄准核心技术产业,积极招大引强,力争招引培育5个以上数字经济产业示范项目。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筛选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性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类企业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培育名录。壮大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VR、工业互联网等新产品、新模式,推动京东智能物流、华峰工业互联网、云科智能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和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滨海新区)
(二)制造业数字化赋能。
4.推进百企智能化改造行动。聚焦汽车零部件、时尚轻工等重点领域、行业,加大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覆盖面,成立智能化改造服务联盟,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引进一批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商,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有效支撑。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创新升级。加大“百企智能化”改造力度,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引导制造业企业分离设立生产服务化实体,提供系统集成和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在汽摩配和制鞋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在其他主要行业中每行业竞争性遴选1-3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全市试点示范项目不超过12个。新增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备)280台,新增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示范项目2个,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增长9%。(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5.推进两化全领域融合。围绕设备联网、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数字化车间等典型两化融合模式,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项目)培育,建立两化融合企业(项目)培育库。发挥大专院校及信息化促进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培训指导,开展示范试点企业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活动,2020年新增4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项目),新增2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6.深化企业上云用云。加强云服务商培育,鼓励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向云服务转型,强化企业上云覆盖能力,推动上云企业新增1800家,培育上云标杆企业2家。推动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园等建设园区云平台,打造1个“园区云”,推动园区内中小企业积极上云,优化流程设计,提升管理水平,创新业务模式。(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7.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建设华峰化工新材料工业互联平台项目,依托华峰新材料供应基础优势,聚集新材料工业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标识解释、大数据分析、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推动新材料产业交易、物流、仓储、结算支付、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落地,引领全球新材料产业生态升级。建立汽车零部件行业云平台,加强与我市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对接,持续完善瑞安汽摩配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运营能力,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运营中心、助推区域内企业“上云上平台”,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工业互联+大数据增值服务”解决方案。设立云科(浙南)工业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面向制造业企业的共性需求提出解决方案。争取在2020年底,完成50家企业和1000台设备的登云入网工作。(责任单位:滨海新区、市经信局)
(三)数字服务业培育。
8.推进数字电商发展。一是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借助阿里“淘香甜”,整合瑞安本土资源,助力瑞安本土农产品“上行”,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利用服务网点开展快递存取业务,完善末端物流网络,提升20个农村电商服务点,扩展物流末端功能,让农民享受到电商发展的便利性。二是建设电商资源集聚中心。积极推进鞋供应链交易中心、瑞靖达、太素等项目顺利运营,力争打造全国性眼镜行业垂直电商平台、电商孵化器;着力推动以鞋类原材料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的华峰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回归瑞安;推进京东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顺利落地。三是推进省第二批跨境电商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市鞋、箱包产业跨境电商试点工作,积极谋划侨贸跨境电商园规划、建设、运营,努力打造鞋、箱包产业跨境电商创业创新高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四)数字乡村建设。
9.实施农业信息化工程。创建数字农业工厂,以瑞安艾米水稻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创建为重点,加快打造数字农业工厂样版;挖掘数字渔场、数字休闲农旅等一批新项目,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试点1个。探索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市级农业项目库、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产流转、承包地流转等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应用。开展“阳光农场”和“数字牧场”建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好瑞安市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落地,拓展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深度,建立农村网络服务平台、配送网络,建设新型农村商业服务体系,加快电商村培育,打造一批省、温州市级电商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五)数据基础构建。
10.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推进光通信网络扩容增速,提升骨干光网的通信传输能力,拓展城市互联网出口带宽;实施光纤到户改造工程,实行4M以下用户免费提速政策。出台5G基站布局专项规划,落实5G规划“多规合一”,支持推进各类杆塔资源的双向开放共享和统筹利用,加快建设5G基站、光纤网络、配套机房等硬件设施,全年计划新建5G基站90个以上,改造5G基站910个以上,加快5G商用进程。引导运营商落实好有线宽带、付费数字电视和移动流量等方面提速降费政策,降低移动流量套餐资费、推出各类优惠套餐,提升我市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量。大力实施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网络进村入户覆盖率,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在瑞各通信机构)
(六)数字政府建设。
11.建设“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城市。加快完成政务服务网2.0迭代升级,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实现政务服务办件网上受理率达到80%,自助办件量突破12万件,完成公文“掌上办”、会议“掌上通”、督查“掌上钉”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12. 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加快“云上瑞安”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将大数据引入政府治理,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加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有力促进从“依靠经验”的定性管理方式迈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方式,加快推进我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职责分工。发挥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督促协调作用,狠抓督查跟进,严格考核奖惩,各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定期召开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会,对重大项目进展、重要指标进度进行动态管理、科学分析。各责任单位要主动谋划并积极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节点化,务必完成标线目标,力争达到高线目标。
(二)强化网络安全。组织开展工控系统和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试点,形成一批行业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做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开展网络安全保障和监测服务,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实施网络攻防演练,提升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三)营造良好氛围。组织举办数字经济培训班,提升全社会数字经济理念与能力。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促进政策刚性、及时兑现。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发布优秀成果和典型做法,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